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淋巴结摸起来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柔软有弹性,表面光滑且可轻微移动,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正常淋巴结无压痛感,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主要分布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区域。淋巴结肿大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或肿瘤等因素有关。
健康状态下,淋巴结体积较小,触诊时需轻压皮肤才能触及。其质地类似橡皮,边界清晰,按压无疼痛,可随推挤轻微滑动。常见于下颌、耳后等部位,多为对称分布,直径通常在5-8毫米之间。这类淋巴结无须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触诊时质地变韧,直径可达1-2厘米,伴有明显压痛。表面可能发热发红,常见于扁桃体炎、牙龈炎等感染灶附近。伴随症状包括发热、乏力,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或利巴韦林片等抗病毒药物。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淋巴结肿大,特征为质地偏硬、成串珠样排列,后期可能破溃形成瘘管。触诊时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好发于颈部。患者常有低热、盗汗,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需持续6-9个月。
恶性肿瘤转移至淋巴结时,触诊质地坚硬如石,固定不可推动,边缘不规则。常见于乳腺癌腋窝转移或胃癌左锁骨上转移,直径常超过3厘米。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贫血,需通过穿刺活检确诊,治疗需结合原发肿瘤行手术切除或放化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多发对称性增大,质地中等,轻度压痛。可能伴有关节痛、皮疹,需通过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泼尼松片控制病情。此类淋巴结变化与疾病活动度相关,需定期监测。
日常应注意观察淋巴结大小、质地变化,避免反复触摸刺激。保持口腔卫生可减少颈部淋巴结炎发生,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若发现淋巴结持续增大、固定或伴有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超声或病理检查。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异常淋巴结,防止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