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怀孕后期胎动频繁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胎动频繁可能与胎儿活动周期、母体体位变化、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但也可能与胎儿缺氧、脐带绕颈等异常情况相关。
妊娠28周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逐渐成熟,活动能力增强,胎动会变得更为明显。孕妇进食后血糖升高、平躺时子宫血流增加、听到音乐或触摸腹部时,都可能刺激胎儿活动增加。这种生理性胎动频繁通常表现为有规律的肢体运动,每小时约3-5次,且强度适中。孕妇可通过记录胎动次数、观察胎动规律性来初步判断,若胎动频率在正常范围内且无突然变化,一般无须过度担忧。
当胎动频繁伴随胎动强度异常增强或减弱、胎动节律紊乱、孕妇出现腹痛或阴道流血时,需警惕病理性因素。胎儿宫内窘迫时可能出现先兆性胎动频繁继而减少的情况,脐带绕颈可能导致胎儿挣扎性剧烈运动。妊娠期高血压、胎盘功能减退等并发症也可能影响胎儿供氧,导致胎动模式改变。这类情况下胎动频繁往往持续时间长且缺乏规律性,需要立即就医评估。
建议孕妇每日固定时间采用左侧卧位计数胎动,正常情况每两小时应感知到10次以上胎动。避免长时间仰卧或处于嘈杂环境,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准确监测胎动。如发现胎动突然增加50%以上或减少50%以下,或连续两日胎动模式明显改变,应及时就诊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孕期定期产检时需主动向医生反馈胎动变化情况,必要时可通过生物物理评分等进一步评估胎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