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需根据个体风险评估决定,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抗凝。房颤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但抗凝治疗需权衡出血风险与血栓预防的获益。
对于存在中高危血栓风险的房颤患者,如年龄超过65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通常建议抗凝治疗。常用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利伐沙班片等,这些药物可有效降低卒中风险。抗凝治疗前需评估患者肝肾功能、出血史及药物相互作用,确保用药安全性。
低危房颤患者如年龄较轻且无其他危险因素,可能无须常规抗凝。这类患者可通过控制心率、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房颤发作频率,同时定期监测血栓风险变化。部分患者存在高出血风险或禁忌症时,医生可能建议左心耳封堵术等替代方案。
房颤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凝血功能,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导致出血。饮食上限制高维生素K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的摄入量,保持规律作息。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情况时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