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三尖瓣病变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高压、心肌病等原因引起。三尖瓣是心脏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瓣膜,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血液反流或狭窄,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部分患者出生时即存在三尖瓣结构异常,如Ebstein畸形导致瓣叶下移或发育不全。这类病变可能伴随心悸、气促等症状,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轻度患者可定期随访,中重度需考虑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片减轻水肿、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
链球菌感染引发的风湿热可能累及三尖瓣,导致瓣膜增厚粘连。患者可能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等体循环淤血表现。急性期需使用青霉素V钾片控制感染,慢性期可服用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严重者需行瓣膜成形术。
细菌通过血液感染三尖瓣常见于静脉吸毒或导管置入者,表现为发热、瓣膜赘生物。血培养阳性需静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合并心力衰竭时联合硝酸异山梨酯片改善循环。赘生物过大或药物无效时需手术清除病灶。
长期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大,牵拉三尖瓣环导致关闭不全。患者常有下肢水肿、活动耐力下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西地那非片降低肺压,配合托拉塞米片利尿。终末期可能需心肺联合移植。
扩张型心肌病或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可导致三尖瓣功能性反流。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乏力,需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严重反流者可行瓣环成形术。限制型心肌病则需针对心肌纤维化治疗。
三尖瓣病变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加重水肿。适度进行步行、游泳等有氧运动,但需监测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60%。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功能,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变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进展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