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过敏性紫癜患者可适量食用低敏食物如南瓜、苹果、大米、西蓝花、猪瘦肉,避免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过敏性紫癜可能与感染、药物过敏、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并配合药物治疗。
南瓜富含维生素A和膳食纤维,属于低敏食物,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过敏性紫癜患者若伴随消化道症状,可将南瓜蒸煮后食用,避免油炸或添加刺激性调料。南瓜中的果胶成分对受损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苹果含有槲皮素等抗炎成分,去皮后食用可降低致敏概率。建议选择成熟度高的苹果,避免未成熟水果中的酸性物质刺激胃肠。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可将苹果蒸软后少量进食,缓解期可适量生食。
大米作为低敏主食,能为患者提供基础能量。过敏性紫癜发作期建议以米粥、软米饭为主,减少粗粮摄入。烹饪时避免添加豆类、坚果等易过敏食材,单纯白米更利于消化吸收。
西蓝花含维生素C和叶酸,煮熟后致敏性较低。建议焯水后清炒或煮汤,避免生食或凉拌。过敏性紫癜患者每日蔬菜摄入量控制在200-300克,西蓝花可占其中三分之一比例。
猪瘦肉提供优质蛋白且致敏性低于禽肉海鲜。宜选用里脊部位,采用水煮、清蒸等低脂烹饪方式。过敏性紫癜伴肾损伤时需限制蛋白质总量,每日摄入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1克。
用于缓解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瘙痒症状,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对伴有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患者效果较好,但需注意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适用于重症过敏性紫癜伴关节肿痛或消化道出血,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长期使用需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可改善微循环障碍,用于预防过敏性紫癜的肾损害。与抗凝药物联用时需警惕出血风险,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具有抗炎保肝作用,适合伴肝功能异常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伪醛固酮症等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需加强监测。
作为辅助治疗药物,能增强毛细血管韧性。建议与饮食补充相结合,每日总量不超过500毫克,过量可能引起泌尿系结石。
过敏性紫癜患者需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反应,急性期建议采用低盐、低脂、低纤维饮食。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日常注意观察皮肤紫癜变化、尿色及关节症状,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常见过敏原,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