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慢性咽炎可能由长期用嗓过度、胃食管反流、鼻腔疾病、过敏反应、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干燥、灼热等症状,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因持续声带振动会导致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建议减少高声说话时长,每小时饮水100-150毫升保持咽喉湿润,可配合使用银黄含片或复方草珊瑚含片缓解症状。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降低发声时声带负荷。
胃酸反复刺激咽部黏膜可引发化学性炎症,多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有关,需避免睡前进食,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或铝碳酸镁咀嚼片控制胃酸。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减少反流。
慢性鼻炎、鼻窦炎产生的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滴漏,持续刺激咽后壁黏膜。需治疗原发病,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鼻部炎症,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每日2-3次。严重鼻中隔偏曲者可能需要鼻内镜手术矫正。
粉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诱发咽部淋巴滤泡增生,常伴鼻痒、阵发性喷嚏。需进行过敏原检测,环境控制配合氯雷他定片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抗过敏治疗。过敏季节外出建议佩戴纳米纤维防护口罩。
维生素缺乏、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导致黏膜修复能力减弱。可检测血清维生素水平,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与维生素C泡腾片。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咽部症状顽固时可短期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
慢性咽炎患者应保持室内湿度50%-60%,戒烟酒及辛辣食物,每日饮用罗汉果或金银花代茶饮。建议每年进行1次电子喉镜检查监测黏膜变化,若出现持续声音嘶哑、吞咽疼痛需排查喉部肿瘤。冬季外出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