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盲肠炎该如何治疗

2.55万次浏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盲肠炎可通过禁食补液、抗生素治疗、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术后护理等方式治疗。急性盲肠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禁食补液

发病初期需立即禁食并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减压可缓解腹胀呕吐症状,同时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禁食期间避免使用镇痛药物掩盖病情。

2、抗生素治疗

头孢呋辛钠注射液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常用抗感染方案,可覆盖肠道需氧菌和厌氧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抗生素使用需持续至术后24小时,严重感染时需延长疗程。

3、腹腔镜手术

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或早期化脓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3个穿刺孔完成阑尾切除。术后6小时可开始流质饮食,住院时间通常为2-3天。

4、开腹手术

针对阑尾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需行右下腹探查切口清除脓液。术中需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切口感染是该术式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10%。

5、术后护理

术后24小时内需监测体温和腹部体征,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切口换药时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术后7-10天拆除缝线。

急性盲肠炎患者术后三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和清淡饮食。建议每日摄入300克以上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补充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剧需及时复诊,术后随访应包括血常规和腹部超声检查。未手术患者保守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