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强直性脊柱炎可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柔韧性训练、核心肌群锻炼、水中运动、姿势调整等方式改善症状。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表现为腰背疼痛和关节僵硬。
步行、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肺功能,减轻关节负担。每周进行3-5次,每次20-30分钟,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这类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同时避免高强度运动导致的关节损伤。
瑜伽、普拉提等柔韧性练习可改善脊柱活动度,预防关节强直。重点进行胸椎旋转、侧弯和髋关节伸展动作,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训练时应避免过度弯腰或扭转,急性发作期需暂停。
平板支撑、桥式运动等能增强腰腹肌肉力量,稳定脊柱结构。每日练习2-3组,每组维持10-15秒,逐步延长时间。强化的核心肌群可分担脊柱压力,延缓畸形进展,但需避免仰卧起坐等屈曲动作。
游泳、水中体操利用浮力减轻关节负荷,特别适合中重度患者。水温保持在28-32℃,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水的阻力能温和锻炼肌肉,温热效应还可缓解僵硬,但需注意避免受凉。
日常保持直立坐姿,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和低枕,避免驼背畸形发展。每坐立1小时应起身活动5分钟,工作时调整显示器高度至平视位置。正确的体位管理能减少脊柱变形风险。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锻炼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急性期以休息为主,缓解期坚持规律运动。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结合非甾体抗炎药等治疗控制炎症。注意保暖防潮,避免久坐久站,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深海鱼,定期监测脊柱活动度和肺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