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因胃肠功能紊乱或伴随肠易激综合征而出现腹泻。
慢性胃炎患者出现拉肚子可能与胃酸分泌异常、消化功能减弱有关。胃酸分泌减少可能导致食物消化不完全,进入肠道后刺激肠黏膜,引发腹泻。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炎症导致胃肠神经调节异常,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稀便。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影响肠道菌群平衡,间接导致腹泻症状。
少数慢性胃炎患者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时更容易出现腹泻。例如同时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在胃部炎症刺激下,肠道敏感性增高,容易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导致胃内酸度显著降低,影响蛋白质消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刺激肠道引发腹泻。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能因内因子缺乏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进而影响肠道上皮细胞功能,出现慢性腹泻。
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生冷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胃炎类型及严重程度。若腹泻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