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胎动通常在妊娠18-20周开始出现,初产妇可能稍晚至20-22周感知。胎动是胎儿肌肉发育和神经反射逐渐成熟的标志,早期可能表现为轻微颤动或气泡感,随孕周增加会逐渐增强。
妊娠16周后部分孕妇可能感受到类似肠蠕动的微弱胎动,但易与胃肠活动混淆。18-20周时胎动趋于规律,每日可达数十次,多发生在餐后或夜间静卧时。此时胎儿已具备屈伸四肢、翻身等动作,羊水量适中便于活动。经产妇因腹壁松弛往往比初产妇更早察觉胎动,可能提前2周左右感知。胎动初期呈现不规律性,可能间隔数小时才出现一次,随着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28周后逐渐形成睡眠-觉醒周期。
若妊娠24周仍未感知胎动需就医评估。胎盘位置异常如前置胎盘可能缓冲胎动感,羊水过多或过少也会影响感知。胎儿宫内窘迫时可能出现胎动骤减,需通过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排除异常。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可能改变胎动模式,这类孕妇应从28周起每日记录胎动次数。
建议孕妇从28周起每日固定时间记录胎动,可采用餐后1小时侧卧计数法。正常情况每小时胎动应超过3次,若12小时内少于10次或较平日减少一半需立即就诊。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影响胎盘供血,适当散步有助于增强胎儿活动。注意区分真假宫缩与胎动,定期产检配合超声检查可全面评估胎儿发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