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瞳孔扩散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常见原因主要有光线变化、药物作用、眼部外伤、神经系统疾病、濒死状态等。瞳孔直径超过5毫米或伴随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
光线突然变暗时虹膜括约肌松弛会导致瞳孔生理性扩大,属于正常调节反应。表现为进入暗处后数秒内瞳孔直径从2-4毫米增至4-8毫米,强光照射后能迅速回缩。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但若在明亮环境中持续散大需排查青光眼等病变。
阿托品滴眼液、东莨菪碱贴剂等抗胆碱能药物可阻断虹膜括约肌神经传导,导致药物性瞳孔散大。通常伴随视物模糊、畏光症状,停药后24-48小时逐渐恢复。使用此类药物期间应避免驾驶,可遵医嘱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拮抗。
眼球钝挫伤可能损伤虹膜神经或肌肉,表现为外伤侧瞳孔不规则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常合并前房出血、晶状体脱位等症状。需急诊行眼眶CT排除视神经管骨折,必要时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减轻神经水肿。
脑疝形成时动眼神经受压会出现病侧瞳孔散大,多伴随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垂体瘤压迫视交叉可致双瞳中度扩大,伴有视野缺损。需紧急进行头颅MRI检查,甘露醇注射液可临时降低颅内压。
临终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会导致双侧瞳孔持续散大固定,直径可达7-10毫米,对光反射完全消失。此时多伴有呼吸循环衰竭,属于死亡进程的客观指征,需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发现瞳孔异常扩散应记录发生时间、伴随症状及用药史。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外出佩戴墨镜减轻畏光症状。突发单侧瞳孔扩大伴头痛呕吐时须立即送医,途中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定期眼科检查可早期发现青光眼等潜在疾病,控制血压血糖有助于预防血管性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