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手足口病患儿需注意隔离防护、皮肤护理、饮食调整、症状监测及环境消毒。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臀部皮疹。
发病期间应居家隔离2周,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患儿分泌物、排泄物需专用容器处理,家长接触患儿后需用含氯消毒液洗手。隔离期结束后仍可能携带病毒,需持续观察1个月。
皮疹部位保持清洁干燥,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避免抓挠破溃皮疹,继发感染时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臀部皮疹患儿应使用透气尿布,排便后及时清洗。
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溃疡。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饮用常温椰子水或口服补液盐。吞咽困难时可使用吸管辅助进食。
每日测量体温3次,观察有无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口腔溃疡严重导致脱水时,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表现,需警惕心肌炎或脑炎等并发症。
患儿衣物需煮沸消毒或用含氯消毒液浸泡,玩具餐具每日消毒。居室保持通风,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紫外线灯照射可杀灭空气中病毒,每次照射30分钟。
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鸡蛋羹、蒸苹果等半流质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持每日适量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家长需密切观察2个月内的复发征兆,如出现新发皮疹或发热应及时复诊。患儿痊愈后仍可能携带病毒,需继续做好个人卫生管理,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