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川崎病冠脉扩张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冠状动脉内径与体表面积标准化后的Z值或百分位数,具体标准为Z值≥2.5或冠状动脉内径超过同年龄、同体型儿童正常值的百分位上限。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性疾病,冠状动脉扩张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诊断冠脉扩张时需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主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近端等关键部位内径。Z值计算基于体表面积校正的冠状动脉内径数据库,Z值≥2.5提示扩张。百分位法则是将患儿冠状动脉内径与健康儿童参考值对比,超过第95百分位即视为异常。急性期冠脉扩张多在病程第2-4周出现,部分患儿可逐渐恢复,但持续扩张超过4周可能发展为冠状动脉瘤。除内径绝对值外,还需评估血管形态是否呈节段性扩张、管壁回声是否增强等特征。
川崎病冠脉扩张的管理需长期随访,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直至血管恢复正常。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血管破裂,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限制高盐高脂食物。若形成巨大冠状动脉瘤,可能需长期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胸痛、气促等心肌缺血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