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齿肿痛可通过冷敷、盐水漱口、药物止痛、根管治疗、拔牙等方式消肿止痛。牙齿肿痛通常由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外伤等因素引起。
冷敷适用于外伤或急性炎症初期引起的牙齿肿痛。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患侧面部,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但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若肿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
温盐水漱口对轻度牙龈炎或口腔溃疡导致的肿痛有效。将5克食盐溶解于250毫升温水中,每日漱口3-4次。盐水能抑制细菌繁殖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浓度过高可能刺激黏膜。儿童使用时家长需监督防止误吞。
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甲硝唑片等药物可缓解中重度牙痛。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甲硝唑。
根尖周炎或深龋导致的牙髓感染需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清除坏死牙髓、消毒根管后填充材料,保留患牙功能。治疗需2-3次就诊,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胀痛,若持续剧烈疼痛需复查排除根管遗漏或超填。
无法保留的严重龋齿、阻生智齿或牙周病晚期松动牙需拔除。术前需拍摄牙片评估牙根形态,术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或进食过热食物。糖尿病患者拔牙前应控制血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6-1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充填。避免用患牙咬硬物,智齿反复发炎者可考虑预防性拔除。若肿痛伴随面部肿胀、张口困难或发热,提示可能发生间隙感染,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