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
前列腺炎可能由细菌感染、久坐不动、尿液反流、免疫异常、心理压力等因素引起。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胀痛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细菌感染是前列腺炎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有关。这些细菌可能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前列腺,导致前列腺出现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胶囊等抗生素药物。
长时间保持坐姿可能导致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使前列腺充血水肿,从而诱发炎症。司机、办公室职员等职业人群发病率较高。日常应避免久坐,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前列腺血液循环。
排尿时尿液可能逆流进入前列腺导管,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前列腺组织,导致化学性炎症。这种情况多见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调整排尿姿势等方式改善,必要时需就医治疗。
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可能导致无菌性前列腺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前列腺组织。这类患者前列腺液检查通常无细菌感染证据。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抗炎药物,配合免疫调节治疗。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前列腺功能,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失眠、抑郁等表现。除药物治疗外,应配合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干预措施,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预防前列腺炎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久坐,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西红柿、南瓜子等有益前列腺健康的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出现排尿异常或会阴不适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