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一岁宝宝体温37.8摄氏度属于低热。正常婴幼儿腋下体温范围为36-37.3摄氏度,超过37.3摄氏度可视为发热。发热可能是由环境因素、疫苗接种反应或感染性疾病等引起。
环境温度过高、穿衣过厚或剧烈哭闹后测量体温可能导致暂时性体温升高,调整环境后复测体温多可恢复正常。疫苗接种后24-48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反应,通常伴有接种部位红肿,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下且持续不超过两天。病毒性感冒早期常表现为低热,伴随鼻塞、轻微咳嗽等症状,病程具有自限性。细菌性感染如中耳炎或尿路感染也可能以低热起病,可能伴有局部疼痛或排尿异常。幼儿急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初期可仅有发热症状,热退后出现皮疹。
保持室内通风并调整室温至24-26摄氏度,减少衣物包裹避免过热。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走行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选择母乳、配方奶或温开水。监测体温变化频率为每2-4小时一次,记录发热时间与伴随症状。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等刺激性降温方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及排尿排便变化。
若体温持续超过24小时未降或升至38.5摄氏度以上,出现拒食、嗜睡、呕吐或皮疹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可帮助鉴别感染类型,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未经医嘱不得自行使用抗生素或中成药。发热期间应暂停疫苗接种,完全康复后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