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感染如何治疗

1.99万次浏览

李胜锋 主治医师

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口腔颌面部感染可通过药物治疗、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护理等方式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外伤、邻近组织感染扩散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口腔颌面部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感染较轻时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消炎。若伴随明显疼痛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切开引流

当形成颌面部脓肿时需行切开引流术,通过手术切口排出脓液,配合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术后需定期换药,保持引流通畅。常见于智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等继发化脓性感染,可能伴随局部跳痛、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

3、手术治疗

对于颌骨骨髓炎等严重感染可能需要清创手术,清除坏死骨组织。病灶牙引起的感染需拔除患牙,如阻生智齿拔除术。手术前后需配合静脉输注抗生素,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张口受限,需逐步进行开口训练。

4、物理治疗

早期感染可采用超短波理疗促进炎症吸收,每日治疗15-20分钟。肿胀明显时可交替冷热敷,急性期冷敷缓解疼痛,慢性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理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刺激感染部位。

5、生活护理

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2次,进食后及时漱口。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

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应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避免用患侧咀嚼食物。恢复期间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等。注意观察肿胀是否加重或出现新发疼痛,定期复查血常规直至感染指标恢复正常。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用药和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