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怎样治疗

3.23万次浏览

刘晗 副主任医师

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胃炎可通过禁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调整饮食、内镜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胃炎通常由感染、药物刺激、酒精刺激、应激反应、胆汁反流等原因引起。

1、禁食

急性胃炎发作期需暂时禁食8-12小时,减轻胃肠负担。呕吐严重者可延长禁食时间至24小时,期间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和电解质。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补液治疗

频繁呕吐或腹泻患者需及时补液防止脱水。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溶液,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调整,成人每日2000-3000毫升。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缓解胃黏膜损伤。呕吐明显者可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需用阿莫西林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片进行根除治疗。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可形成保护层。

4、调整饮食

症状缓解后选择米汤、藕粉等低脂流食,逐步添加蒸蛋羹、软面条等半流质。恢复期应避免辛辣、油腻、过冷过热食物,少量多餐。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缓解胃部不适。

5、内镜治疗

出现呕血或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时,需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可通过内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止血,或使用钛夹封闭出血血管。大面积黏膜损伤者可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急性胃炎恢复期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吸烟饮酒。注意餐具消毒,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若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呕血、剧烈腹痛、高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定期进行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