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发烧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退烧药。退烧药主要用于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但需结合患儿精神状态和基础疾病综合判断。
当体温处于38.5-39摄氏度时,若患儿精神状态良好、无抽搐史或慢性疾病,可先采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适当减少衣物并保持环境通风。同时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观察1-2小时后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烦躁、嗜睡等症状,需考虑药物干预。
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伴有寒战、头痛时,应及时使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是儿童常用退烧药物,两者均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需注意两种药物不宜交替使用,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用药后30分钟开始监测体温变化,若2小时内未下降或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有惊厥、皮疹、颈部僵硬等症状时,无论体温高低均需急诊处理。
退烧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和高糖饮食。每日监测体温4-6次并记录波动曲线,注意观察有无咳嗽、腹泻等伴随症状。退烧药仅对症治疗,反复发热需排查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潜在病因。家长切勿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联合使用中成药,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儿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