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恶性心律失常伴休克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可通过心肺复苏、电复律、静脉用药、病因治疗、生命支持等方式干预。恶性心律失常伴休克通常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出现意识丧失及大动脉搏动消失时需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同时开放气道并给予人工呼吸,按压与通气比为30:2。持续复苏直至自主循环恢复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心肺复苏能暂时维持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对于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患者应尽快使用双向波200J或单向波360J进行除颤。若首次除颤未成功,可重复电击并配合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电复律前需确保所有人员脱离患者床单位。快速电复律是终止恶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手段。
可遵医嘱使用胺碘酮注射液150mg静脉推注,后续以1mg/min维持。利多卡因注射液首剂1-1.5mg/k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5-10分钟重复0.5-0.75mg/kg。硫酸镁注射液2g稀释后缓慢静推适用于尖端扭转型室速。药物需在心电监护下使用,警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需紧急冠脉造影,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钾异常者需静脉补钾或葡萄糖酸钙拮抗高钾。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需使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病因治疗可从根本上消除心律失常诱因。
建立中心静脉通路保证给药效率,气管插管维持氧合,必要时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体外膜肺氧合。持续监测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生命支持系统能为器官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恶性心律失常伴休克属于临床急危重症,患者须在重症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避免剧烈体位变动。恢复期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禁止吸烟饮酒。遵医嘱按时服用盐酸美西律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家属需学习基本急救技能,家中备好急救药物,发现心悸、晕厥等症状时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