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1.59万次浏览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中耳炎滴耳液的正确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清洁耳道、体位调整、药物滴入、保持姿势和避免污染等步骤。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冰片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或环丙沙星滴耳液等药物。

1、清洁耳道

使用滴耳液前需用无菌棉签轻柔清理外耳道分泌物或耵聍,避免堵塞药物进入。若耳道内有较多脓性分泌物,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棉签吸干水分。清洁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耳道皮肤或鼓膜。

2、体位调整

患者取侧卧位或将头部向健侧倾斜45度,患耳朝上。成人可轻轻向后上方牵拉耳廓,儿童需向后下方牵拉,使耳道变直。此体位有助于药液充分流入耳道深部,避免药液外溢。

3、药物滴入

将药瓶握于掌心预热至接近体温,避免冷刺激引发眩晕。滴管尖端距耳道口1-2厘米,按医嘱剂量滴入药液,通常每次3-5滴。滴药时避免滴管接触耳道,防止交叉感染。

4、保持姿势

滴药后继续保持侧卧位3-5分钟,可轻按耳屏数次帮助药液渗透。严重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可用无菌棉球松散堵塞耳道口,防止药液过快流出。期间避免剧烈活动或立即直立。

5、避免污染

使用后立即盖紧瓶盖,防止污染或挥发。滴耳液开封后通常保存不超过4周,出现沉淀或变色应丢弃。治疗期间避免游泳、淋浴进水,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患耳。

中耳炎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应保持耳部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有助于炎症恢复。若用药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剧烈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中耳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