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甜食与儿童龋病有明确关系。甜食中的糖分是龋病的主要诱因之一,主要影响因素有进食频率、糖分类型、口腔清洁习惯、牙齿发育状况、遗传易感性等。
频繁摄入甜食会导致口腔内持续处于酸性环境。糖分被口腔细菌分解后产生酸性物质,长期作用会腐蚀牙釉质。建议家长控制儿童每日甜食摄入次数,避免在两餐间额外添加甜食。
粘性糖果、碳酸饮料等含糖食品更易附着于牙齿表面。蔗糖、葡萄糖等游离糖比天然水果中的果糖致龋性更强。家长应优先选择新鲜水果作为甜味来源。
不及时清洁口腔会加速龋病发展。甜食残留为细菌繁殖提供养分,建议儿童进食后立即漱口,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必要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乳牙釉质较恒牙更薄更易受损。6岁以下儿童牙齿矿化不完全,甜食更易造成窝沟龋。可咨询牙医进行窝沟封闭,使用氟化泡沫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
部分儿童因遗传因素唾液分泌量少或成分异常,对酸性物质中和能力较弱。这类儿童需更严格控制甜食摄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必要时使用再矿化凝胶修复早期龋损。
预防儿童龋病需建立科学饮食习惯,每日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选择坚果、奶酪等替代零食,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每3-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损及时处理。家长应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必要时使用牙菌斑显示剂检查清洁效果。对于已发生龋病的儿童,可采用氟化氨银、玻璃离子等材料进行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