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鼻粘膜出血怎么办

2.95万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鼻炎鼻粘膜出血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冷敷、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口服抗组胺药物、就医进行电凝止血等方式治疗。鼻炎鼻粘膜出血通常由鼻腔干燥、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部外伤、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生理盐水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过敏原,保持鼻腔湿润,减少鼻粘膜出血的概率。可选择医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每日重复进行1-2次。冲洗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粘膜损伤。

2、局部冷敷

鼻部冷敷能收缩血管,减缓出血。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敷于鼻梁及前额,每次5-10分钟。冷敷过程中需观察皮肤反应,避免冻伤。该方法适用于急性出血期,但无法解决反复出血的根本问题。

3、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腔炎症反应,降低粘膜脆弱性。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鼻腔干燥和轻微刺激感。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鼻中隔穿孔风险,儿童患者应在家长监督下用药。

4、口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痒和充血,间接减少因搔抓导致的粘膜损伤。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副作用,不建议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合用。家长需注意儿童用药剂量。

5、电凝止血

对于顽固性出血或血管畸形,耳鼻喉科医生可能采用硝酸银烧灼或高频电凝术止血。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需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该方法存在术后粘连、鼻腔干燥等并发症风险,通常作为最后选择。

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饮食中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摄入,如西蓝花、猕猴桃等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擤鼻时动作轻柔,单侧交替进行。若出血量大或持续超过30分钟,或伴随头晕、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血液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定期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形成保护膜减少干燥裂伤。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