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结肠炎症状

6.52万次浏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细菌性结肠炎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细菌性结肠炎是由志贺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结肠炎症,需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和针对性治疗。

1、腹痛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腹痛可能与细菌毒素刺激肠黏膜、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肠痉挛有关。患者可表现为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等抗菌药物,配合颠茄片缓解肠痉挛。

2、腹泻

腹泻每日可达10-20次,初期为糊状便,后转为水样便,严重时出现米泔水样便。腹泻由细菌侵袭肠黏膜、肠道分泌亢进及吸收障碍导致。可能伴随脱水、电解质紊乱,需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3、发热

发热多为中度热,体温在38-39摄氏度,由细菌内毒素入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所致。可能伴随寒战、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用于退热,但需与抗菌药物联用。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4、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表现为便意频繁但排便量少,排便后仍有未排尽感,由直肠炎症刺激排便感受器引起。患者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排便疼痛。温水坐浴可缓解局部不适,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对直肠炎症有针对性治疗效果。

5、黏液脓血便

粪便中混有黏液、脓液或新鲜血液,提示肠黏膜糜烂溃疡形成。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及脓细胞。需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美沙拉嗪肠溶片可控制炎症,严重出血时需静脉用止血敏注射液。

细菌性结肠炎患者应进食低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便后温水清洁肛周。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完成全程抗菌治疗,避免复发或耐药性产生。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血便加重,须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