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真菌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环境控制和紧急处理。真菌过敏性哮喘通常由吸入真菌孢子引发,表现为咳嗽、喘息和胸闷等症状,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干预措施。
减少环境中真菌暴露是关键措施。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定期清洁空调滤网,使用除湿机降低潮湿区域湿度。避免接触霉变食物、腐烂植被或潮湿地下室等真菌高浓度环境。外出时佩戴口罩可减少孢子吸入,尤其在雨季或高湿度季节需加强防护。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控制气道炎症,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溶液缓解支气管痉挛。长期控制推荐氟替卡松丙酸酯吸入粉雾剂,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口服孟鲁司特钠片调节免疫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声音嘶哑或口腔念珠菌感染。
针对特定真菌过敏原的皮下免疫治疗可能改善症状。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提取物剂量,诱导机体免疫耐受。该疗法需持续3-5年,适用于对常规药物反应不佳且过敏原明确的中重度患者。治疗初期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全身过敏反应,需在专业医疗机构监护下进行。
使用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清除空气中真菌孢子,定期更换床单并使用防螨材质寝具。浴室、厨房等潮湿区域可用漂白剂溶液清洁,墙面霉斑需彻底清除并修复渗漏源。室内避免摆放过多盆栽植物,户外活动后及时更换衣物以减少孢子带入。
急性严重发作时立即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溶液,同时呼叫急救服务。预先制定的哮喘行动计划应包括峰值流速监测阈值和应急药物使用规范。反复发作患者建议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防范过敏性休克等极端情况。
真菌过敏性哮喘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定期复查肺功能并记录症状日记。饮食上适当增加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有助于减轻气道高反应性。适度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在花粉真菌高浓度环境锻炼。出现夜间憋醒或活动耐力持续下降时须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