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长痔疮还是脱肛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使用药物、手法复位、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痔疮和脱肛通常由长期便秘、腹压增高、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黏膜下移、肛垫下移等原因引起。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和直肠的刺激。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包括燕麦、西蓝花、苹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可能加重肛门局部充血和不适。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保持肠道内容物湿润。
每日进行1-2次温水坐浴,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持续10-15分钟。温水坐浴能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痔疮引起的肿胀和疼痛。坐浴后可轻柔擦干肛门区域,避免用力擦拭造成二次损伤。对于脱肛患者,坐浴后应及时进行复位操作。
痔疮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外用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消炎、止痛、收敛作用。脱肛患者可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药物不能替代复位治疗。口服地奥司明片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痔疮症状。
对于轻度脱肛,可在清洁双手后,用手指轻柔地将脱出组织推回肛门内。复位时应采取膝胸卧位,动作轻柔缓慢。复位后需卧床休息1-2小时,避免立即站立或行走。如脱出组织水肿严重或无法复位,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组织坏死。
对于反复脱肛或严重痔疮,可考虑手术治疗。痔疮常用术式包括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传统外剥内扎术等。脱肛手术方式有直肠悬吊固定术、肛门环缩术等。术后需保持肛门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遵医嘱进行肛门功能锻炼。
痔疮和脱肛患者应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力量。出现便血、肛门剧烈疼痛、脱出物无法回纳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康复进程。定期复查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