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用激光治疗

9799次浏览

申家泉 主任医师

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青光眼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激光治疗青光眼主要有氩激光小梁成形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激光睫状体光凝术、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等方式。

1、氩激光小梁成形术

氩激光小梁成形术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通过激光刺激小梁网结构增加房水外流。该治疗可降低眼压,但效果可能随时间减弱。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视力模糊或眼部充血。治疗过程在门诊完成,无须住院。

2、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采用特定波长激光选择性作用于小梁网色素细胞,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相比传统氩激光治疗,该方式并发症较少且可重复进行。术后可能出现轻度眼部不适,通常1-2天内缓解。该治疗对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效果较好。

3、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主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或预防性治疗。通过激光在虹膜周边造孔,改善房水循环通路。术后需使用抗炎眼药水预防炎症反应,可能出现短暂视力下降或光敏感。该治疗可有效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4、激光睫状体光凝术

激光睫状体光凝术通过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难治性青光眼。治疗可能引起暂时性眼压升高或前房炎症反应。该方式对晚期青光眼患者效果有限,通常作为其他治疗无效时的选择。术后需密切监测眼压变化。

5、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从眼球外部作用于睫状体,适用于角膜混浊无法进行内眼激光治疗的患者。该治疗可能引起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需严格控制激光能量参数。术后需长期随访眼压及眼球结构变化,必要时需重复治疗或联合其他手术方式。

青光眼患者接受激光治疗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揉眼,遵医嘱使用抗炎眼药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在暗环境下长时间用眼。控制每日饮水量,单次饮水不超过200毫升。定期监测眼压变化,出现眼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水果,避免高盐饮食。严格遵医嘱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