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水肿是怎么引起的

4.08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水肿可能由胃黏膜损伤、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压、心力衰竭、幽门梗阻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上腹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胃黏膜损伤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胃黏膜屏障破坏,引发炎症渗出和水肿。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治疗需停用损伤因素,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黏膜保护剂。

2、低蛋白血症

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导致血浆蛋白降低时,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渗入胃壁组织形成水肿。常伴随全身浮肿、乏力等表现。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

3、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增高,胃静脉回流受阻可引起胃壁淤血水肿。多伴有腹水、脾大等体征。治疗需控制门脉压力,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

4、心力衰竭

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胃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胃壁水肿。患者通常存在呼吸困难、下肢浮肿等表现。需强心利尿治疗,如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5、幽门梗阻

胃溃疡瘢痕或肿瘤压迫导致幽门狭窄时,胃内容物滞留引发胃壁水肿扩张。典型症状为餐后呕吐宿食。需胃肠减压后通过手术解除梗阻,如胃大部切除术。

胃水肿患者日常应选择低盐、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软面条,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胃镜评估病情变化。出现呕血、黑便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