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前列腺增生钙化可能由年龄增长、炎症刺激、代谢异常、局部缺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前列腺增生钙化是前列腺组织退行性改变的表现,通常伴随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组织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腺体细胞凋亡后可能形成钙盐沉积。这类生理性钙化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进行前列腺超声检查监测变化。日常需避免久坐憋尿,适量补充番茄红素有助于延缓前列腺老化。
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纤维化,继而形成钙化灶。这类情况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会阴胀痛、尿道灼热感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前列舒通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体内钙磷代谢紊乱时,前列腺液中矿物质容易沉积形成钙化。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高钙饮食或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合并骨质疏松或肾结石。需调整饮食结构并治疗原发病,必要时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调节尿液酸碱度。
前列腺微循环障碍会导致组织缺氧坏死,坏死区域逐渐钙化。多见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常伴随性功能障碍。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改善神经代谢,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家族中存在前列腺疾病史者更易出现增生钙化,与基因调控的细胞增殖异常有关。这类患者发病年龄往往较早,建议40岁后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日常应限制酒精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症状。
前列腺增生钙化患者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骑行等压迫会阴的运动。饮食宜选择南瓜子、西红柿等富含锌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限制咖啡因摄入。若出现血尿、急性尿潴留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严重钙化灶可能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激光剜除术。定期复查超声观察钙化灶变化,合并下尿路症状时需进行尿流动力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