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通常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治疗目标主要为延缓病情进展、减少急性发作及提高生存率。
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经药物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可获得稳定状态。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片等,这些药物通过减轻心脏负荷、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发挥作用。同时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监测体重变化,避免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部分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或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可显著改善预后。
少数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需要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等终极治疗手段。这类患者往往存在严重心肌纤维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不可逆损害,即使接受手术仍面临排异反应、器械相关并发症等风险。急性失代偿发作时需静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米力农注射液短期维持循环稳定。
建议心力衰竭患者每1-3个月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NT-proBNP等指标,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日常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严格戒烟限酒。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加重等预警症状时应及时急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