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副主任医师
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现是低分化鳞癌需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综合干预。低分化鳞癌恶性程度较高,可能与长期吸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接触致癌物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局部皮肤溃烂、压迫症状等。
早期局限性低分化鳞癌可考虑根治性手术切除,包括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和原发灶扩大切除术。手术需彻底清除肿瘤组织及周围可能转移的淋巴结,术后需配合病理检查明确分期。对于侵犯重要血管神经的晚期患者,手术可能仅用于姑息性减瘤。
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可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精准照射肿瘤区域。对低分化鳞癌敏感性较高,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黏膜反应、吞咽困难等。放疗常与化疗联用增强疗效,总剂量需根据肿瘤分期调整。
常用含铂类联合方案如顺铂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或紫杉醇注射液等药物。化疗可用于术前新辅助、术后辅助及晚期姑息治疗,需监测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基因检测可指导个体化用药方案选择。
针对EGFR过表达患者可使用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联合放疗或化疗能提高疗效。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也可考虑,但需警惕出血风险。治疗前需进行分子病理检测明确靶点。
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PD-L1高表达或微卫星不稳定性高的患者,可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确诊后应立即到肿瘤专科医院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评估疗效。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维持积极治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