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多年颈椎病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管理有效控制症状。颈椎病属于慢性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往往不可逆。
颈椎病早期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物理治疗可显著缓解症状。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定期做颈椎操有助于减轻颈部压力。热敷或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部分患者经持续牵引治疗可减轻神经压迫症状,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方面,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可短期使用,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对缓解颈肩部僵硬效果较好。
病情进展至中重度时可能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措施。神经根型颈椎病若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可考虑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或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能有效解除脊髓压迫。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颈部功能,但手术仅能阻止病情恶化,无法逆转已有的脊髓损伤。合并椎动脉供血不足者需同时改善脑血管循环,银杏叶提取物片等药物可能有一定帮助。
日常需保持颈椎中立位,游泳特别是蛙泳能增强颈背肌群力量。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记忆枕,避免侧卧时颈椎侧弯。伏案工作每40分钟应活动颈部,做米字操等舒缓运动。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冷刺激可能诱发症状加重。饮食上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骨质疏松可能加速颈椎退变。若出现行走不稳、持物困难等脊髓受压表现,须立即就诊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