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高血糖血糖波动大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高血糖波动通常与饮食不规律、胰岛素抵抗、药物使用不当、应激反应、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每餐搭配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应超过25克。合并高血压者需同时限制钠盐,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蛋白质总量。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运动时间建议固定在餐后1小时,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存在视网膜病变者应避免剧烈跳跃运动,周围神经病变者需选择水中运动。
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基础血糖,配合阿卡波糖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对于餐后血糖显著升高者,可考虑瑞格列奈片等促泌剂。胰岛素治疗患者需根据血糖曲线调整长效与速效胰岛素比例,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捕捉夜间及餐后波动规律,传统指尖血糖监测每日应覆盖空腹、三餐前后及睡前共7个时间点。血糖波动标准为日内血糖标准差超过2.4毫摩尔每升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超过3.9毫摩尔每升。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疾病应对方式,参加糖尿病互助小组缓解焦虑。睡眠障碍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必要时可短期使用佐匹克隆片改善睡眠。长期应激状态会导致皮质醇升高,需建立减压机制如正念冥想。
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含糖饮料。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神经传导检查。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鞋袜预防糖尿病足。建立血糖记录本,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糖波动数据。注意预防感染,出现发热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