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口干鼻干咽干可能与饮水不足、环境干燥、药物副作用、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使用人工泪液或唾液替代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日常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黏膜分泌减少,引发口腔、鼻腔及咽喉干燥。建议每日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这类饮品可能加重脱水症状。可随身携带水杯定时补水,观察尿液颜色应为淡黄色。
长期处于空调房、暖气环境或干燥气候中,空气湿度低于40%时易使黏膜水分蒸发过快。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夜间可在卧室放置水盆增加湿度。外出时可佩戴医用口罩减少呼吸道水分流失,鼻腔干燥者可涂抹凡士林或无刺激性的鼻腔保湿凝胶。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片、部分降压药如依那普利片等可能抑制腺体分泌。若服药后出现持续性干燥症状,应记录用药清单并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使用人工唾液喷雾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口腔喷雾剂可暂时缓解不适。
血糖控制不佳时,渗透性利尿作用会导致体液流失,常伴有多饮多尿症状。典型表现为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可能伴随体重下降、皮肤瘙痒等症状。需通过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确诊,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物,同时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破坏,除干燥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关节痛、皮疹等表现。需进行抗SSA/SSB抗体检测、唇腺活检等检查确诊。治疗可选用羟氯喹片调节免疫,配合使用毛果芸香碱片刺激腺体分泌,严重者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
长期出现口干鼻干咽干症状时,建议监测晨起后症状严重程度,记录每日饮水量与排尿情况。饮食上可增加银耳、百合、梨等滋阴生津食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调整环境湿度及增加饮水后无改善,或伴随视力模糊、关节肿胀等症状,需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或内分泌科就诊,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糖耐量试验等专项检查。夜间睡眠时可使用加湿型鼻氧管缓解鼻腔干燥,但需注意定期消毒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