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螃蟹有哪些好处

1.27万次浏览

朱明炜 主任医师

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立秋适量吃螃蟹有助于补充优质蛋白、促进钙吸收、改善贫血、调节血脂及增强免疫力。螃蟹富含多种营养素,但需注意过敏风险及食用禁忌。

1、补充优质蛋白

螃蟹肉质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每100克蟹肉约含15克蛋白质,且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求。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肌肉组织修复和酶合成功能,适合术后恢复或健身人群。建议搭配姜醋食用以中和寒性。

2、促进钙吸收

蟹壳中天然存在的甲壳素经水解后可形成氨基葡萄糖,该物质能促进钙离子在肠道的转运效率。蟹肉本身含钙量虽不高,但与富含维生素D的蘑菇同食可提升钙利用率,对中老年骨质疏松预防有一定帮助。

3、改善贫血

蟹肉中的血红素铁含量显著高于植物性食物,其铁元素吸收率可达15%-20%,远高于菠菜等蔬菜。铁元素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是较好的膳食补充来源。建议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柿子椒增强铁吸收。

4、调节血脂

蟹黄中含有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EPA和DHA含量虽不及深海鱼,但仍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控制蟹黄摄入量,每周不超过2只螃蟹为宜。

5、增强免疫力

蟹肉富含锌元素,每100克蟹肉含锌约3-5毫克,锌是淋巴细胞分化和抗体产生的重要辅因子。秋季适量食用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但需避免与富含鞣酸的山楂同食以免影响锌吸收。

食用螃蟹前需确保充分蒸煮至蟹壳变红,死蟹绝对不可食用。痛风患者应严格控制摄入量,过敏体质者首次尝试需少量测试。建议搭配紫苏叶或姜茶驱寒,避免与梨、冰饮等同食引发胃肠不适。儿童及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食用频率,慢性病患者需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