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生津止渴润燥的食物主要有梨、银耳、百合、莲藕、荸荠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或特定营养成分,有助于缓解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不适。
梨性凉味甘,含有丰富的水分和果糖,能直接补充体液,缓解口渴。梨中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其天然甜味物质还能刺激唾液分泌。适合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痛、干咳无痰时食用,但脾胃虚寒者应适量。
银耳含有银耳多糖和胶质蛋白,烹饪后形成黏稠汤汁,能在消化道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其滋阴润肺作用对秋季燥咳、皮肤皲裂有明显改善效果。建议搭配枸杞或红枣炖煮,增强滋补功效。
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生物碱,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双重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导致的虚烦口渴、失眠多梦尤为适用。鲜百合可清炒,干百合宜与莲子同煮粥品,慢性腹泻者慎用。
莲藕富含黏液蛋白和维生素C,生食可清热生津,改善口腔黏膜干燥;熟食则健脾开胃。其铁元素含量较高,对失血后口干有辅助调理作用。建议榨汁饮用或炖汤,脾胃虚弱者宜煮熟食用。
荸荠含有荸荠英抗菌成分和磷元素,既能生津解渴,又能缓解小便短赤等燥热症状。直接去皮生食保留更多活性物质,也可与甘蔗同煮成饮。因性寒,体质虚寒者每次食用量不宜超过10颗。
日常可交替食用上述食物,避免单一品种过量摄入。搭配饮水量控制在每日1500-2000毫升,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若长期口干伴随体重下降或视力模糊,需排查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烹饪时优先采用蒸煮方式,减少高温油炸对水分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