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煮石榴皮具有收敛止泻、驱虫、止血等功效,主要用于缓解腹泻、蛔虫病、便血等症状。石榴皮是石榴的干燥果皮,含有鞣质、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其煎煮后可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石榴皮中的鞣质成分能抑制肠道蠕动,减少肠液分泌,从而改善腹泻症状。对于非感染性腹泻或慢性肠炎引起的排便次数增多,适量饮用煮石榴皮水可帮助缓解。但细菌性腹泻需配合抗生素治疗,不可单独依赖石榴皮。
石榴皮碱对蛔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有麻痹作用。传统用法是将石榴皮煎煮后空腹服用,配合导泻药物促进虫体排出。需注意孕妇及体弱者慎用,且应与现代驱虫药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鞣质可促进血小板聚集,收缩血管,对轻度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有辅助止血效果。可将石榴皮炭研磨外敷或煎汤内服,但大出血需立即就医。
石榴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皮肤感染时可外用煎煮液冲洗,口腔溃疡可用其含漱,但需稀释避免黏膜刺激。
石榴皮多酚类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日常少量饮用煮石榴皮水可能有助于延缓衰老,但过量可能引起便秘等不良反应。
使用煮石榴皮时需控制浓度与剂量,避免长期连续服用。孕妇、哺乳期女性及胃肠溃疡患者禁用。出现严重腹泻、寄生虫感染或持续性出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化治疗,不可仅依赖民间偏方。日常保存石榴皮应置于阴凉干燥处,煎煮前充分清洗去除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