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颈椎病早期可能出现颈部疼痛、肩背酸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手指发麻、视物模糊、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行走不稳等症状。颈椎病通常由长期低头、颈部劳损、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颈椎不稳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颈椎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颈部疼痛,疼痛可能局限于颈部,也可能放射至肩背部。疼痛多为钝痛或酸痛,在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颈部疼痛可能与颈椎间盘退变、颈部肌肉劳损有关。患者可通过热敷、按摩、颈部牵引等物理治疗缓解疼痛,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
肩背酸痛是颈椎病早期的常见表现,疼痛多位于肩胛骨内侧区域,可能伴有肌肉紧张和压痛。肩背酸痛通常由颈椎神经根受压或颈部肌肉长期紧张导致。患者可通过改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进行肩背部拉伸运动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
颈椎病可能导致椎动脉受压,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症状。头晕多为旋转性或晃动感,头痛多位于枕部或额部,可能伴有恶心。这类症状常在头部转动或姿势改变时诱发。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头,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片、倍他司汀片等改善脑循环的药物。
上肢麻木是颈椎病神经根受压的典型表现,麻木感多从颈部向肩部、上臂、前臂放射,可能伴有刺痛或蚁走感。症状常在夜间或晨起时加重,活动后可能减轻。患者可通过颈椎牵引、超短波治疗等物理疗法缓解神经压迫,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分散片、腺苷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神经药物。
颈椎病可能导致特定神经根受压,引起手指发麻,常见于拇指、食指、中指或小指区域。手指发麻可能伴有握力减退、精细动作障碍。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工作时保持正确姿势,可进行手指屈伸锻炼,严重时需就医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遵医嘱使用相关药物治疗。
部分颈椎病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视物模糊,多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症状常为一过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能伴有眼前发黑或闪光感。患者应避免快速转头或长时间仰头,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必要时进行颈椎血管检查,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颈椎病可能影响内耳血液供应,导致耳鸣或听力下降。耳鸣多为双侧性,呈嗡嗡声或蝉鸣音,可能随颈部活动而变化。患者应避免噪音刺激,减少咖啡因摄入,保持充足睡眠,可尝试颈部放松操,严重时需进行听力检查和颈椎影像学评估,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药物。
颈椎病引起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前庭功能障碍,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多伴有头晕或平衡障碍。症状常在头部位置变化时诱发,如起床、翻身等动作。患者应缓慢改变体位,避免突然起身,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止吐药物。
部分颈椎病患者可能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慌胸闷等症状,多与交感神经受刺激有关。这类症状需首先排除心脏疾病,心电图检查多无异常。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颈部受凉,可进行深呼吸练习,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普萘洛尔片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
颈椎病严重时可能影响脊髓功能,导致行走不稳、踩棉花感。患者常感觉下肢无力、步态笨拙,可能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这类症状提示颈椎病进展,需及时就医进行颈椎MRI检查,明确脊髓受压程度,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解除压迫,避免神经功能进一步损害。
颈椎病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睡觉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可进行颈部米字操、肩部环绕等轻柔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深海鱼等,避免吸烟饮酒。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骨科或康复科就诊,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