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呼噜是怎么回事

3.79万次浏览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婴儿打呼噜可能与鼻塞、腺样体肥大、喉软骨软化、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睡姿、清理鼻腔、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鼻塞

婴儿鼻腔狭窄,分泌物或干燥结痂可能导致鼻塞,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伴鼾声。家长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软化分泌物,再用吸鼻器轻柔清理。若因感冒引起,可遵医嘱使用小儿伪麻美芬滴剂缓解症状。避免环境干燥,保持湿度有助于减少鼻塞发生。

2、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反复感染可能导致其增生肥大,阻塞后鼻孔引发持续性打鼾。患儿常伴睡眠憋醒、磨牙等症状。轻度肥大可通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控制炎症,中重度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腺样体切除术。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听力下降或面容改变。

3、喉软骨软化

喉部软骨发育不成熟会导致吸气时喉部塌陷,产生类似打鼾的喉鸣音,多在出生后2-4周出现。多数患儿6-12个月自愈,严重者可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软骨发育。喂养时保持45度角体位,避免呛奶加重症状。若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4、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感冒或支气管炎可引起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导致暂时性打鼾。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稀释痰液,配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若发热超过3天或呼吸急促需及时就诊。

5、过敏反应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诱发鼻黏膜充血肿胀时,可能引起睡眠打鼾。建议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罩。确诊过敏后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糖浆,严重者需进行脱敏治疗。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已知过敏食物,减少婴儿过敏概率。

日常需保持婴儿侧卧位睡眠,头部适当垫高有助于气道通畅。定期用温毛巾清洁面部减少分泌物堆积,哺乳后竖抱拍嗝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咽喉。避免穿着过厚或包裹过紧影响呼吸。若打鼾伴随呼吸暂停、生长发育迟缓或反复中耳炎,应及时至儿科或耳鼻喉科完善睡眠监测等检查。注意观察打鼾频率和持续时间变化,记录症状特点便于医生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