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痔疮手术后疼痛程度通常为1-3级,少数情况下可能达到4级。疼痛分级主要与手术方式、个人耐受度及术后护理有关,多数患者可通过规范镇痛管理缓解不适。
痔疮术后1级疼痛表现为轻微钝痛或针刺感,不影响日常活动,常见于单纯结扎术或血栓剥离术后。患者可能仅在排便时出现短暂灼热感,通常无须药物干预,冷敷或温水坐浴即可缓解。2级疼痛为持续隐痛伴间歇性加重,多见于外剥内扎术后的24-48小时,可能影响坐姿但尚可耐受,建议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或洛索洛芬钠片等镇痛药。3级疼痛呈明显跳痛或牵扯痛,多发生于环形混合痔切除术后,常伴随肛门坠胀和排便恐惧,需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与外用利多卡因乳膏控制。极少数4级剧痛可能与创面感染、括约肌痉挛或血栓形成相关,表现为持续性刀割样疼痛伴肛门紧缩,此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并发症。
术后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3次。饮食选择小米粥、蒸南瓜等低渣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豆类等产气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排便后可用康复新液湿敷创面。术后1周内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减轻肛周压力。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应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