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引起了眼底出血怎么治疗

2.91万次浏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出血可通过控制血压、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眼底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导致,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眼底出血的根本原因,需通过降压药物和生活干预稳定血压。常用降压药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等。同时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有助于减缓视网膜病变进展。

2、药物治疗

针对眼底出血可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羟苯磺酸钙胶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配合卵磷脂络合碘片促进出血吸收。若存在黄斑水肿需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所有药物均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

3、激光治疗

对于视网膜缺血或新生血管形成的情况,需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全视网膜光凝可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防止进一步出血。激光治疗需分3-5次完成,每次间隔1周。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1-2周逐渐恢复。

4、玻璃体切除术

当玻璃体积血严重或持续不吸收时,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积血。手术可联合眼内激光和气体填充,术后保持俯卧位1-2周。该手术能有效改善屈光间质透明度,但存在视网膜脱离、白内障等并发症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5、定期复查

患者需每1-3个月复查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视网膜病变程度。同时每半年检查一次视野和视觉电生理,评估视功能损害情况。居家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发现视力骤降或黑影增多时立即就诊。长期随访可及时发现新生血管等病变。

高血压眼底出血患者应保持低脂低盐饮食,多摄入深色蔬菜和蓝莓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避免搬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静脉压的行为。严格戒烟限酒,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可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但需避免倒立、潜水等可能升高眼压的活动。建议配备家用血压计和视力表,做好自我监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