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有效控制病情。高血压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血压监测、并发症管理。
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容量,建议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如香蕉、菠菜等,可帮助平衡体内电解质。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
临床常用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可减少血管收缩物质生成。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能促进钠水排出,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药物组合。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有关,可采用天麻钩藤饮等方剂平肝潜阳。针灸选取太冲、百会等穴位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耳穴贴压疗法通过刺激耳部反射区辅助降压,常选用降压沟、交感等穴位。
建议患者每日早晚定时测量并记录血压,注意测量前静坐5分钟。动态血压监测能评估24小时血压波动规律,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值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者需更低。
长期高血压可能引发左心室肥厚,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合并肾功能损害时需监测尿微量白蛋白,限制蛋白质摄入。视网膜动脉硬化患者应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干预视力变化。
高血压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保持低脂低盐饮食,适量食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太极拳或骑自行车。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通过综合干预,多数患者能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