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孩多动症可通过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家庭支持、学校干预、心理治疗等方式治疗。小孩多动症通常与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环境刺激、脑损伤、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
行为干预是治疗小孩多动症的基础方法,通过正强化、行为塑造等技术帮助儿童建立规则意识。家长和教师可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专注行为给予即时表扬,对冲动行为采用温和制止。结构化日程安排和任务分解能减少儿童因任务复杂产生的挫败感,建议家长每日固定学习与休息时间,将作业拆分为小步骤完成。
药物治疗适用于中重度多动症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或非兴奋剂类药物。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可改善注意力缺陷症状,托莫西汀胶囊对合并焦虑的患儿更安全,可乐定透皮贴剂适用于伴有抽动的多动症。用药期间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身高体重及心血管指标,观察是否出现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
家庭环境对多动症症状管理至关重要,家长需避免过度批评或溺爱两种极端态度。建立稳定的家庭规则,采用清晰简洁的指令沟通,减少电子屏幕时间并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建议家长参加行为管理培训课程,学习如何通过积极关注减少冲突,同时家庭成员需保持一致的教养方式。
学校应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如将患儿座位安排在教师附近,允许分段完成作业或延长考试时间。教师可采用视觉提示卡、任务清单等工具,课间安排适量体育活动释放精力。个别学校可配备特殊教育老师实施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帮助患儿学习轮流等待、情绪识别等能力。
认知行为治疗适用于8岁以上患儿,帮助识别冲动行为的前兆信号并学习自我调节策略。执行功能训练通过记忆游戏、时间规划练习改善工作记忆能力。对于合并对立违抗或焦虑抑郁的患儿,沙盘治疗或团体治疗能促进情绪表达,建议家长选择有儿童心理治疗资质的专业机构。
治疗小孩多动症需要长期综合管理,家长应保持耐心并记录症状变化。日常保证患儿充足睡眠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饮食,如深海鱼、坚果等。规律进行游泳、骑行等有节律的运动有助于消耗过剩精力,避免摄入含人工色素及防腐剂的食品。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