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副主任医师
淋巴门消失不一定是癌症,可能是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良性疾病,也可能是淋巴瘤或转移癌等恶性疾病。淋巴门结构消失需结合影像学特征、病理活检及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淋巴门可见脂肪和血管结构。当发生感染或炎症时,淋巴结可能因充血水肿导致淋巴门结构模糊,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这类情况通过抗感染治疗后多可恢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淋巴结核也可能导致淋巴门破坏,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病理检查确诊。
恶性肿瘤引起的淋巴门消失通常伴随其他恶性征象。淋巴瘤患者除淋巴门结构消失外,超声多显示淋巴结呈类圆形、皮质增厚且血流信号紊乱,常伴有不明原因发热和体重下降。转移癌导致的淋巴结改变多存在原发肿瘤病史,如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胃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等,这类淋巴结往往质地坚硬、活动度差,需通过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发现淋巴门消失时应完善超声弹性成像、增强CT或PET-CT等检查,必要时进行淋巴结穿刺活检。日常需避免反复触摸刺激淋巴结,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若伴随持续发热、体重骤降或淋巴结进行性增大,须立即就诊血液科或肿瘤科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