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视力模糊一般不能自愈,需通过控制血糖、治疗原发病等方式干预。糖尿病引起的视力模糊多与视网膜病变、血糖波动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
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模糊通常与长期高血糖状态相关。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飞蚊症等。血糖剧烈波动也可能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造成暂时性视力下降。这类情况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配合眼底检查明确病因。若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根据分期选择激光治疗、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或玻璃体切割手术。单纯等待自愈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不可逆视力损害。
少数短期内出现的轻微视力模糊可能与血糖骤升骤降有关。通过规范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稳定血糖后,晶状体渗透压恢复正常,视力可能有所改善。但这种情况仍需排查眼底病变,不能视为自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的暂时性视力变化,在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时可能缓解,但仍需定期复查眼底。
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模糊时,应避免揉眼或自行使用眼药水。建议每日监测血糖并记录视力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用眼。饮食上需限制高糖食物,增加深色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定期进行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可显著降低失明风险。若突然出现视野缺损或视力骤降,须立即就诊眼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