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反复发烧是正常的,通常与病毒感染进程有关。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病程中可能出现2-4天的反复发热。
手足口病初期病毒复制活跃,免疫系统反应强烈,体温可能反复升高。发热通常持续1-3天,部分患儿会经历2-3次体温波动,每次间隔4-6小时。这种反复与病毒载量变化相关,多数情况下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范围。患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咽痛等症状,但精神状态一般不受明显影响。
若发热超过5天或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需警惕并发症可能。少数患儿可能并发脑炎、心肌炎或肺炎,表现为嗜睡、呕吐、呼吸急促等。早产儿或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更易出现重症表现,此时发热可能伴随肢体抖动、皮肤花斑等异常体征。
家长需保持患儿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流质或软质食物避免口腔刺激。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禁止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患儿衣物应宽松透气,发热期间每2-4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出现病例时,需隔离患儿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并对接触物品进行含氯消毒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