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夜里开灯睡觉可能对宝宝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与灯光强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长期暴露在夜间灯光下可能干扰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和生长发育。
夜间光照会抑制褪黑素的自然分泌,这种激素对调节昼夜节律至关重要。宝宝在黑暗环境中更易进入深度睡眠阶段,持续光照可能导致睡眠片段化、夜间觉醒次数增加。部分研究显示,长期夜间光照可能与视力发育迟缓有关,尤其是两岁前的婴幼儿视网膜对光线更为敏感。使用暖色调小夜灯且放置于远离婴儿床的位置,可将影响降至最低。
早产儿或存在光敏性癫痫等特殊健康状况的婴幼儿,对夜间光照的反应可能更显著。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常需要医疗性光照治疗,这种情况下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控制光照参数。某些遗传代谢疾病患儿可能对光线异常敏感,需要完全黑暗的睡眠环境。
建议家长优先保持宝宝睡眠环境黑暗,必要时选择低于8瓦的红色或琥珀色小夜灯,并放置在距离婴儿床1米外的地面位置。定期观察宝宝的睡眠质量、日间精神状态及视力发育情况,如出现持续睡眠障碍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有助于减少对夜灯的依赖,例如喂奶后立即调暗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