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进水就会痛怎么治疗

3.06万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朵进水后疼痛可通过清理耳道、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止痛药物、热敷及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耳朵进水疼痛可能与外耳道炎、鼓膜损伤、耵聍栓塞、真菌感染或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1、清理耳道

使用消毒棉签轻柔吸附外耳道水分,避免深入掏挖。若存在耵聍栓塞,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操作时保持头部倾斜,促进液体自然流出,重复进行2-3次。

2、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适用于细菌性外耳道炎,每日滴入患耳2-3滴。氯霉素滴耳液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有效,使用前需清洁耳道。环丙沙星滴耳液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感染,需严格遵循疗程。

3、止痛药物

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中度疼痛,胃肠道不适者慎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适合短期镇痛,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双氯芬酸钠栓剂适用于吞咽困难者,直肠给药需清洁局部。

4、热敷

将40℃左右热毛巾敷于患耳10分钟,每日3-4次。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操作时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热敷后保持耳部干燥。

5、预防感染

游泳时佩戴防水耳塞,浴后及时擦干耳廓。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减少耳机使用时长。糖尿病患者出现耳痛需立即就医,免疫力低下者易继发恶性外耳道炎。

保持耳道干燥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沐浴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20厘米吹干。避免自行使用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冲洗,儿童出现持续哭闹抓耳需及时儿科就诊。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增强黏膜修复能力。若72小时内疼痛未缓解或出现听力下降、发热等症状,应进行耳内镜和听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