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在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上存在明显区别。原发性高血压通常病因不明,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继发性高血压则由特定疾病或药物引起,如肾动脉狭窄、内分泌疾病等。
原发性高血压多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等综合因素相关,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继发性高血压可明确追踪至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内分泌异常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动脉缩窄或药物副作用如激素类药物等具体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于中老年人,病程进展缓慢;继发性高血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若年轻人突发重度高血压或常规降压药效果不佳时需高度怀疑。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表现为血压逐渐升高且波动较小;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出现血压骤升、难控制或伴随其他症状如低血钾、头痛等。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通过排除法诊断,需结合动态血压监测;继发性高血压需针对性检查如肾功能、肾上腺CT、肾动脉超声等以明确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以生活方式干预和长期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为主;继发性高血压需优先治疗原发病,如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能需血管成形术,嗜铬细胞瘤患者需手术切除肿瘤。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若出现血压异常波动或伴随视力模糊、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者需严格遵循病因治疗方案,避免自行调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