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基因突变的人不一定会得癌症。基因突变是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但癌症的发生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基因突变是细胞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随机错误导致。人体每天都有大量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基因突变,但多数突变会被自身修复机制纠正或清除。即使突变累积,免疫系统也能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只有关键基因如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同时发生突变,且免疫监控失效时,才可能发展为癌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避免致癌物接触可显著降低癌症风险。
某些遗传性基因突变如BRCA1/2确实会大幅增加乳腺癌、卵巢癌等特定癌症风险,但并非绝对致病。携带者可通过定期筛查和预防性措施管理风险。环境因素如吸烟、辐射、化学致癌物等外源性诱变剂的作用往往比内源性突变更重要。多数癌症是基因突变与环境暴露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单纯基因突变不足以引发癌症。
保持规律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干预可阻断癌症发展进程。对于高风险人群,基因检测结合专业遗传咨询能更准确评估个体患癌概率。日常应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明确致癌行为,注意膳食均衡和体重管理,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癌症发生概率。